金刚经学习网
标题

学佛的目的及修持的方法

来源:金刚经学习网作者:时间:2019-10-23 09:24:30
《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这“一大事因缘”是什么?就是我辈众生了生死脱轮回的问题。因此,释迦牟尼世尊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他的目的就是在使众生转迷成悟,离苦得乐—使众生同成佛道。而我辈众生,研究经教,诵经念佛,守五戒十善,实践六度万行,其目的也是在希求转迷成悟,离苦得乐──最后的究竟,希求成佛道。转迷成悟与离苦得乐,话是两条,而仍是一事。转迷成悟在于求

《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这“一大事因缘”是什么?就是我辈众生了生死脱轮回的问题。因此,释迦牟尼世尊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他的目的就是在使众生转迷成悟,离苦得乐—使众生同成佛道。而我辈众生,研究经教,诵经念佛,守五戒十善,实践六度万行,其目的也是在希求转迷成悟,离苦得乐──最后的究竟,希求成佛道。

转迷成悟与离苦得乐,话是两条,而仍是一事。转迷成悟在于求因缘,是属于解;离苦得乐在于修圣道,是属于行。但如果因求解而悟道,自然也可以离苦;如果因修道而离苦,自然也可以开悟。所以转迷成悟与离苦得乐,仍是一体两面,一个目的。

什么叫做迷呢?昧于宇宙人生真理的,叫做迷。宇宙人生的真相是“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蕴无我”。而我们习惯于主观上的妄想执著,误认幻生幻灭的万法为常住,五蕴和合的身心为真我,这一切都叫做迷。迷有迷于理及迷于事的分别。迷于理的,则执身、边、邪、戒取、见取等诸见;迷于事的,则起贪、嗔、痴、慢、疑诸惑。这二者,前者谓之见惑,后者谓之思惑,见思二惑,合称利钝十使。

身见,是执著五蕴为自身,执身外事物为我所有;边见,谓我死后,或执断灭,或执常恒不变,皆为偏见,而非中道;邪见是谤无因果;戒取见是执取非理之戒禁,执为生天受乐之法,作无益苦行;见取见,是取余四见一种或多种,执为究竟之理。

贪、嗔、痴三者:种种的物欲恋念不舍,得了还想得,就叫贪;有不如意的事,生恨心、发怒气,就叫嗔;没有理智,遇事迷惑,佛说的道理、圣贤的经书皆不听从,更不相信因果,就叫痴。慢者,持己凌他,谓人皆劣于己,己独胜于人之意;疑者,是于实理实事,犹豫不决之谓。

以上身、边、邪、戒取、见取诸见,和贪、嗔、痴、慢、疑,都是迷惑。学佛者欲转迷成悟,先要断惑。断惑才能证真,才能去掉我们心识上的妄想执著,才能显露出我们的真如本性。

我们的心识上有了迷惑,就要因惑造业。有了业,就要因业受苦。所以迷境也就是苦境。关于苦,有所谓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以及内苦、外苦等,难以尽述。总之,“诸受即是苦”,所有的一切感受都可以说是苦。

苦是与生俱来的,无以避免。要想离苦,先要消业──使身口意三业戒恶向善──要想消业,先要断惑 。断惑是转迷成悟,开悟后就可以离苦得乐。所以,我们学佛的目的,归根结底说起来,也只是在求得“转迷成悟,离苦得乐”,最后达到成佛的目的。

但要学佛,有学佛的方法和途径,依此方法途径来修习的,才能达到学佛的愿望,现在,先自学佛的历程、途径说起。

二、学佛的历程

学佛要经过四个阶段,是“信、解、行、证”。信是信受,我们对于一切事物,若先存下怀疑不信的念头,根本就不会去研究它。即使研究,但因心识上有着先入为主的怀疑之见,在研究的过程中就难免断章取义,批评指责。佛法博大精微,若不先具信心,深入研究,绝难融会其义,获得利益。所以学佛的历程,起信第一。

其次是解。起信之后,就要了解它的内容──佛法何以能使众生转迷成悟,又何以能使众生了生脱死;只有在正确地了解了佛法的内容后,我们所起的信心才会坚定不移。佛经中告诉我们,要“依法不依人”,我们所信奉的只是法──真理,不是人、神或偶像。我们是绝对理智的抉择,不是盲目的感情冲动。只有在这种态度下去探求真理,开发智慧,在学佛的过程中才不致动摇信心,发生障碍。

在起信求解之后,再进一步就是“行”。行是实践,社会上有些人,他们也承认佛法的博大高深,但承认只是承认,他并不信受。也有些人日常也看经研教,但他们只是当作学术来研究鉴赏,可以说是解而不行。这些人只算是说食数宝,说了数了之后,与自己仍毫无相干。

学佛是在明白了佛的教法之后,必须躬行实践,依法修持,端正行为,澄清妄念,这样才能明心见性,转迷成悟,获得学佛的利益。

学佛最后的一个阶段是“证”。在世间法上,我们对于一件事情具备信心,充分了解,且脚踏实地去实践,最后必可获得成效。而学佛亦是如此,学佛的人如果信心坚定,教法透彻,且依法修持,力行不懈,最后在心境上必有所得,这就是“证”。至于所证的境界究竟如何,那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只有亲自证得者始可领会。   行是实行,也是修持。我们在家人学佛如何修持呢?这应先自入道皈依说起。

三、学佛的途径

佛门四众弟子有出家、在家之别。出家者是出离家庭的生活,专修沙门行者。在家者是有父母、妻子、工作及世事营谋劳役,而能兼修佛道者。

家实在是烦恼的因缘,有了家,就有亲属以累其想,就有名利以动其意,就有世事以纷其心,就有祸患以扰其志。《法苑珠林》中说:“出家造恶极难,如陆地行船;在家起过极易,如海中泛舟。又出家修道易为,如海中泛舟;在家修道实难,如陆地行船。船虽是同,由处有异,故迟速不同,修难犯易。是知生死易染,善法难成;早求自度,励慕出俗。”所以要修道,贵乎出家。

然而,舍亲割爱,专修梵行,实在也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得到的事。唐太宗曾曰:“出家乃大丈夫之行,非王公将相所易为。”由此可见出家是一件大事,不能轻易地贸然从事。尤其是在今日社会上,各人都有本身的工作和职责,果然能摆脱一切,离染出俗,固是超格丈夫;但如因环境不允许,不脱离本身工作岗位而兼修佛道者,也未尝不是宿世福德因缘成熟之所感召。故《法苑珠林》中亦说:“力慕善道可用安身,力慕孝悌可用荣亲,亦有君子,高慕正教,遵奉修行,贞仁让退,廉谨信顺,皆是宿种,禀性自然,与道何殊!”就是指在家修道而说的。

\

在家修道,先要经过入道的手续,才能称为佛门弟子。所谓入道者,就是皈依三宝,受持五戒。三皈、五戒是释迦世尊亲口所订的。《演道俗业经》云:“给孤独氏问言:初学道,始以何志?佛言:先习五戒,自归于三。何谓五戒?一曰慈心恩仁,不杀。二曰清廉节用,不盗。三曰贞良鲜洁,不染。四曰笃信性和,不欺。五曰要达自明,不乱。何谓三自归?一曰归佛,无上正觉。二曰归法,以御自心。三曰归众,聚众之中,所受广大,犹如大海,靡所不包。”

如上所说,三皈依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我们信仰修学的佛教是为佛的教法,立此教法的就是佛──在我们娑婆世界来说,立此教法的是释迦牟尼佛。佛所讲的教称为法──三藏十二部经典都是法的范围。护持佛的教法者称为僧──僧者“和合众”之义,众比丘同居一处,和合无间,同修圣道者,谓之曰僧。此佛、法、僧合称为三宝。

皈依者,皈是皈投,依是依托,如子之皈父,如民之依王;把我们的身形寿命交付给佛,交付给法,交付给僧,就是皈依三宝。

在家修道的人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呢?佛在《涅盘经》中说:“皈依于佛者,是真优婆塞,终不更皈依其余诸天神;皈依于法者,依佛言教,终不更皈依外道诸典籍;皈依于僧者,不求诸外道。”

其实佛、法、僧三者也就是佛教的全部内容,这三者犹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我们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就是修行佛道的基础。至于五戒,本文中屡有提及,不再赘述(按: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三皈、五戒都有一定的仪式,那就是在皈依师或授戒师(受过具足戒之比丘)的指导下,在佛前顶礼宣誓。受过三皈、五戒后,才成为正式的佛门弟子──优婆塞或优婆夷。

\

四、修持的基础

戒、定、慧三学是学佛的基础,修此三学,可以断除烦惑,超凡入圣。

何以说此三学是学佛的基础呢?因为释迦世尊的根本教法,本是苦集灭道四圣谛──所谓“苦当知,集当断,灭当证,道当修”者是。修道修的是八正道,而八正道则摄于戒定慧三学之内。

戒定慧三学又称三无漏学。戒是止恶修善,依戒资定;定是息缘静虑,依定发慧;慧是破惑证真,依慧成佛。故此三学实为学佛修道的基础。将此三学再分述如下:

一、戒学:戒一名戒律,是修道者修身治心的轨范。我人起心动念、日常活动不外身口意三业,此三业可以为善,亦可以为恶。所以佛制戒律,使修道者依此而行,止恶修善。

释迦世尊曾偈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诸恶莫作是止恶,众善奉行是修善,自净其意是断惑,行此三者即是修道。

我人的根本烦恼是贪、嗔、痴三毒,此三毒以意为主,发之于身者为杀生、偷盗、邪淫,发之于口者为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故佛门基本大戒,首戒杀盗淫妄酒。然而五戒是消极的外在的戒恶,进一步更要积极地内发地为善。为善就是把贪、嗔、痴、杀、盗、邪淫、妄言、绮语、两舌、恶口等十恶,化为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放生布施、净行、诚实语、质直语、柔软语、和净语等十善。

五戒是消极的戒恶,十善是积极的行善,以上二者都是我们在家学佛人所应遵守的。至于出家众的戒律,比丘有二百五十戒,比丘尼有三百四十八戒。条文细密,成为专门学问。以在家人不能阅出家律,我们初学佛者可不必研究。

二、定学:定又名禅定,在于治心,修之可免去情虑上的散逸,除去精神上的纷乱。

我人身心感受的苦果,是业和烦惑聚集而来的。因此要解脱苦果,先要断除苦因。苦因的由来,无非是由我们这一颗妄心上发生;试看我人心上的妄念,前念甫灭,后念已生,刹那不停,相继无已。妄念是惑,发之于身口意的意念行为是业,因惑造业,因业受苦,这就是生死流转的根本,所以修道在于治心──戒是戒身口的恶业,定是治内心的妄念,要依戒而资定,由定而生慧。

禅定的种类颇多,于修持方法中再行介绍。

三、慧学:慧又名智慧,但这种智慧不是世俗的世智辩聪,而是由定力所证得的大智慧、无漏智慧。智慧梵语般若,译为智慧者,相近之辞也;智慧并不能包括般若之全部含义。

真如佛性人人本具,但为妄念遮蔽,如金在矿中,如明镜蒙尘。矿中之金,本质未损,蒙尘之镜,光明仍具;若汰去沙土,拭去尘垢,纯金的本质和镜体的光明仍然可以显露出来。正如我们被妄念遮蔽的真心,若用持久的定力,扫除妄惑,归于一个正念,久而久之,妄念脱落,真心显露,这就证得“般若”了。

戒定慧三学是修道的基础,不但八正道摄于此三学,如大乘六度亦摄于此三学中,故修道者修此三学,亦即广行六度也。

五、修持的方法

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我佛有八万四千法门,皆是以众生根器习性的不同而方便立说。事实上,“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门门皆归自性,法法都是般若。我们初学佛者对各种法门应本法法平等的观点,不生门户胜劣的执见,这样才会事理圆融,会入不二。

学佛修道,不在法门之多,而在专一深入。在众多法门中,我们可选一种与自己根性、兴趣相近的法门,作为日常的行持,等到日久功深,自会有所证得。兹简单介绍几种修持的方法如下:

一、参禅:释迦世尊住世之时,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迦叶尊者破颜微笑,默契于心。世尊说:“我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咐嘱摩诃迦叶。”这是禅宗建立之始。梁武帝时,达摩祖师来华,传衣钵于二祖慧可。至六祖慧能,禅风鼎盛。那时所传的是直指本心,当下开悟。例如二祖慧可问达摩祖师曰:“我心未宁,乞师与安。”祖师曰:“将心来与汝安!”慧可半晌云:“觅心了不可得。”祖师曰:“我与汝安心竟。”慧可当下大悟。

再如四祖道信向三祖僧璨求道曰:“愿师慈悲,乞与解脱法门。”三祖曰:“谁缚汝?”道信曰:“无人缚。”三祖曰:“无人缚何求解脱?”道信乃言下大悟。

后世众生,根机日钝,心识上妄想纷纭,不能直下见道,后世祖师才教人以参话头的方法。

所谓参话头,是把一向妄想纷纭的心识,回转来反照参看一句足以使人发生疑情的话头,极力参究,力求透脱,忽然至一切妄念照破,洞见心性,而立地悟证。正如雍正《御选语录》序云:“学者将个无意味语,放在八识田中,奋起根本无明,发大疑情,猛利无间,纵丧身失命,亦不放舍,久而久之,人法空,心境寂,能所亡,并此无意味语,一并亡却,当下百杂纷碎,观体真纯。”

参禅须有明师指导,个人盲目修炼,不特恐难有成就,且恐招致魔境,故此处所介绍者,不过略述其意而已。

二、修密:修密是口持真言,手结印契,意作妙观的三密相应法门。此持咒法门,身口意三方面都有一定的规则,每持一咒,用手指结印是为身密;口诵咒文,句句分明,毫无错误,是为口密;每一咒都有佛菩萨为对象,心中观彼佛菩萨的种子字(以佛菩萨名字的一个字母,代佛菩萨的个体,曰种子字)是为意密。如此三密相应,修持者心识上的妄念自可不起。唯密宗修持,例须经阿梨(轨范师)亲口传授,方有效力。否则一切徒托空谈,难获行证。

三、观心:观心与参禅都是定学。我人心识之间,妄念相续,刹那不停,俗语说“心猿意马”,即此之谓。所以我们若用自性来照自心,直下观察自己的心念,便是伐木断根的根本办法。观心的方法,略言之,就是放下心识上的一切妄想杂念,善恶是非都不去思量,直下静观自己的心念,对于幻生幻灭的心念,不去执著,不去遣除,亦不随其流转,只静心观察,妄念被自心所照,当下便能湛寂不动,以至自然化于无形。《大乘心地观经》说:“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缠缚。”

观心法门亦须随明师修习。各宗之止观法门各有不同,故修习此法者,亦须在明师指导下行之。

四、念佛:念佛是净土宗的法门,此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是易行门中的易行法。这是晋代慧远大师在庐山结社开立此宗,中经道绰、善导、永明延寿、 莲池、藕益大祖师的倡导,以其口持六字洪名,方法简单,容易普及,因而学佛者多修此法门。

六、学佛的过程

学佛是由起信而求解,由求解而实践,因实践而获证;其实所谓实践,所谓修持,也就是降伏烦恼,断除习气。我们的烦惑习气有多生多劫与生俱来者,有此生生后环境熏习者,这些烦恼习气,大要言之,不外身见、边见、邪见、戒取见、见取见,及贪、嗔、痴、慢、疑等烦恼。由上述的烦恼习气而导致这颗妄心贪染五欲六尘──财色名食睡、色声香味触法──造诸恶业。因此,学佛者的修持,也就是断除烦恼,降伏妄心。但要断除这多生多劫俱来的习气,谈何容易?声闻四果修到阿罗汉的地位,才能断尽见思二惑,而尚有尘沙惑和根本无明存在,所以“断惑”实不是一蹴而成的事。

不过,“理可顿悟,事须渐修”,经过长久的修习磨炼,终能使真心渐显,习气渐消。但修习磨炼,在我们在家学佛立场来说,并不全需要遁入深山古寺,与社会隔绝,才可使五欲六尘之念泯灭的。因为烦恼习气往往是随人事接触而发。因此,藉一切顺逆的人事境遇而砥砺磨炼,也是降伏烦恼的方法之一。

并且,大乘佛法的真精神,也并不以解脱一己之苦而满足,所以发菩提心,修六度万行,不但度己,也可以度人。

在修持磨炼的过程中,约有下述情形:

我们在未学佛之前,终日间烦恼妄想,以妄为真,实因贪嗔痴三毒遮蔽真心,以致堕入主观而不自觉。一旦宿世善根成熟,遇善知识开导,皈依佛门,但在初学的时候,往往是信疑参半,精懈不定。同时,我们的烦恼习气不对治还罢,对治之下,愈觉得妄念起伏,难以抑制。譬如初修持者于念佛、止观,或禅定、持密之际,愈想使一心不乱,愈觉得妄想杂念接踵而来。这并不是我们在修持时妄想杂念特别多,而是在平时妄心对境攀缘起伏,不为我们觉察罢了。但在这种过程之时,我们只要精进不懈,时时觉知一切事相的顺逆、好恶、是非、爱憎皆是妄心的虚幻分别,日久之后,定力渐强,慧力日增,烦恼习气也就日渐消落,不如往昔坚固执著了。(信息来源:摘自《向知识分子介绍佛教》)

编辑:纤尘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法为教 以法为教

以法为教成语名称以法为教成语拼音yǐ fǎ wéi jiào成...

以汤沃雪 以汤沃雪

以汤沃雪成语名称以汤沃雪成语拼音yǐ tāng wò xuě成...

以渴服马 以渴服马

以渴服马成语名称以渴服马成语拼音yǐ kě fú mǎ成语...

以求一逞 以求一逞

以求一逞...

以火去蛾 以火去蛾

以火去蛾成语名称以火去蛾成语拼音yǐ huǒ qù é成语...

最新文章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惊才风逸...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知此会无长计,咫尺凉蟾 情知此会无长计,咫尺凉蟾

情知此会无长计,咫尺凉蟾亦未圆。古诗原文[挑错/...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